汪廣平苦旅信行100年(1921~2021)
  • 首頁
  • 大事紀
  • 感恩惜緣——我所認識的汪校長
  • 1921年

    2月父親病故
    3月24日生於河北省遵化縣東舊寨村(遺腹子)

  • 1928年(7歲)

    在村裏上小學。

  • 1932年(11歲)

    五年級上玉皇廟高小。

  • 1934年(13歲)

    玉皇廟高小畢業,在遵化上河北省立第五中學。

  • 1937年(16歲)

    省立五中畢業,到灤縣投考河北省第三師範。

  • 1939年(18歲)

    經媒妁之言,與朱雲結婚。

  • 1940年(19歲)

    灤師畢業,受恩師王喬南鼓勵,考取北平師大理學院地學系。

  • 1942年(21歲)

    生女,取名「一清」。妻朱雲肺炎病逝。

  • 1945年(24歲)

    大學畢業。

  • 1946年(25歲)

    擔任河北省遵化縣黨部書記長。

  • 1947年(26歲)

    調升唐山市黨部書記長。
    兼任唐山市議會副議長。
    兼河北省臨時省議會省議員。

  • 1948年(27歲)

    收容河北地區灤河以東的失學青年一千餘名,成立國立河北第一臨時中學,擔任校長。

  • 1949年(28歲)

    農曆正月初九,離家投向逃亡之路。
    由遵化經北京、張家口、歸綏,2月2日到蘭州;經祁連山、安西縣、成都到重慶;復經貴州、柳州、桂林、零陵、衡陽到廣州。
    在廣州奉教育部令,到湖南衡陽,接辦自江西臨川潰散下來的國立河北第二臨時中學。率流亡師生四百餘人由桂林而梧州到廣州。
    10月13日,帶流亡師生隨兵艦撤退至海南島。
    12月得劉安祺兵團之助,安抵臺灣。

  • 1950年(29歲)

    來臺後獲聘為教育部特約編審。

  • 1951年(30歲)

    3月擔任臺中市教育局督學兼中教課長。
    7月18日奉臺中市政府任命接任市立中學校長。

  • 1955年(34歲)

    設立市中分校。

  • 1956年(35歲)

    赴日考察教育。
    10月21日與楊豐小姐在臺北靜心樂園結婚。

  • 1957年(36歲)

    臺中市中改名為臺中市立一中。
    市中分校獨立為臺中市立二中(今雙十國中)。
    籌備成立市三中(今忠明國中)。

  • 1958年(37歲)

    生長子大永。

  • 1959年(38歲)

    廢居仁路北端,擴大校園。
    率領童子軍赴菲參加第十屆世界童軍大露營。
    與教職員平劇義演賑濟八七水災。
    生長女荷清。

  • 1960年(39歲)

    改建自由路校門及建宮殿式三層辦公大樓「居仁樓」。

  • 1961年(40歲)

    救國團主任蔣經國先生應允撥地建工藝教室。
    籌備成立市四中(今崇倫國中)。
    生次女竹清。

  • 1962年(41歲)

    赴日教育考察。
    生次男大久。

  • 1963年(42歲)

    創辦《綠天》校刊。
    奉准設立夜間部。
    籌備成立市五中(今大德國中)。

  • 1965年(44歲)

    籌備成立市六中(今北新國中)。
    籌備成立市七中(今東峰國中)。

  • 1966年(45歲)

    得脫髮症。
    兩棟教師宿舍大樓(樂道樓、明志樓)落成,黃杰主席主持落成典禮。

  • 1967年(46歲)

    籌備成立市八中(今黎明國中)

  • 1968年(47歲)

    發布為豐原高中校長,自願退休。
    執教於逢甲大學。
    騎摩托車,摔斷腿,住院。
    張清源委員慰問,鼓勵興辦私立中學。

  • 1969年(48歲)

    5月接任武訓中學校長。
    10月22日與王福來先生創辦明道中學。

  • 1973年(52歲)

    汪大永以第一志願進明道中學高中部,打破聯招分發順序。
    設立高中模範班。
    與韓國同德女中締結姊妹學校。
    赴韓國考察教育。

  • 1976年(55歲)

    創辦明道文藝。
    與韓國清錫高校、大成中學結盟。
    前往美國參加世教組織會議並轉赴歐美各地考察。

  • 1977年(56歲)

    設立電腦中心。
    與韓國檀國大學附屬工業高校結盟,並應邀參加該校三十週年校慶。

  • 1978年(57歲)

    獲總統頒發陸海空軍褒狀。

  • 1979年(58歲)

    應邀參加蔣經國總統早餐會報。

  • 1980年(59歲)

    赴韓國參加姊妹校同德女中七十周年校慶。
    獲香港教育會聘為名譽會長。

  • 1981年(60歲)

    創辦全國學生文學獎。

  • 1983年(62歲)

    赴美教育考察。

  • 1984年(63歲)

    辦學績優,名列臺灣省教育廳「杏壇芬芳錄」。
    臺大林朝棨教授捐贈畢生藏書,明道特闢「朝棨館」典藏。
    韓國檀國大學師範學院附中與明道締結姊妹校。
    參加臺灣省「日美教育職業考察團」。

  • 1985年(64歲)

    獲中國圖書館學會頒發特殊貢獻獎。

  • 1987年(66歲)

    推動CAI電腦輔助教學有功,獲教育廳長頒發獎狀。
    應馬來西亞華文中學聯合邀請,至馬來西亞專題演講及參觀訪問。

  • 1988年(67歲)

    7月應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及蒙哈第大學邀請,赴美、加、法、德、荷、比、西等國考察。
    11月隨教育廳林昭賢副廳長赴美出席美國職業教育協會年會。

  • 1990年(69歲)

    成立「明道文教基金會」。

  • 1991年(70歲)

    榮獲「中華民國教育學術木鐸獎」。

  • 1992年(71歲)

    膺選為全國敬軍模範。

  • 1993年(72歲)

    國學講壇落成。
    勞委會核准明道成立職業類科技術士檢定場。

  • 1994年(73歲)

    任明道校長25年,6月29日退休,捐贈退休金350萬元作為「薪傳獎」獎學金。
    獲頒中央文工會二等實踐獎章。

  • 1996年(75歲)

    參加由素書樓文教基金會主辦之「兩岸中華傳統與中華教育研討會」,發表專題演講。

  • 1997年(76歲)

    參觀北京四中、北京師大附中、天津南開中學。

  • 1998年(77歲)

    參觀北京四中、勁松高職、上海市商。
    籌設明道大學。

  • 1999年(78歲)

    設立現代文學館。
    奉准設立明道管理學院。

  • 2000年(79歲)

    8月明道管理學院建校動土典禮。

  • 2001年(80歲)

    9月明道管理學院開學。

  • 2002年(81歲)

    6月學生宿舍二期工程舉行「上樑典禮」。

  • 2004年(83歲)

    3月寒梅大樓二期工程動工。

  • 2007年(86歲)

    出版《唐山過臺灣—─汪廣平校長教育人生六十年》。
    獲頒「臺中市榮譽市民紀念章」。
    5月教育部核定改名明道大學。
    11月承正圖書館落成。

  • 2008年(87歲)

    成立鐵梅藝術中心出版書畫珍藏集《鐵梅掇英》。
    成立明道大學附設幼稚園。

  • 2009年(88歲)

    於明道大學舉辦八十八米壽宴。出版「學海廣闊 四平八穩」光碟片。
    出版《苦旅信行——艱辛興學記》再版。
    2月明道中學獲「教育部高級中學校務評鑑一等獎」。
    5月明道中學現代文學館獲選為文建會地方文化館。

  • 2010年(89歲)

    5月夫人楊豐女士過世。
    6月為紀念夫人楊豐女士出版《懿德明道》。

  • 2011年(90歲)

    3月明道大學建置校史館。
    膺選中華民國童軍「百年百位童軍」。
    榮登「童軍運動的臺灣足跡——資深童軍訪談錄」。
    12月明道中學再獲「教育部高級中學校務評鑑一等獎」。
    出版《苦旅信行——艱辛興學記》民國一百年版。

編輯顧問:汪大久、汪荷清
文字編輯:林雯琪、張佳祺
美術設計:何珮瑜
程式設計:陳巧雨
背景音樂 : 一剪梅 / 三胡琴叔
資料來源:《苦旅信行——艱辛興學記》民國一百年版
臺灣414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497號   +886-4-23372101
Copyright © 2021 Mingdao High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